全國人大代表、泉州市市長鄭新聰在今年全國人代會的小組討論中,建議國家支持泉州在“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”文化交流、經貿合作、海洋經濟、旅游開發等方面探索新舉措、新路徑和新模式,支持泉州承辦“海上絲綢之路國際經貿博覽會”,並舉辦“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商務投資論壇”,支持泉州建設“海上絲綢之路”先行區。
  鄭新聰代表的建議,代表了福建人民對重現“海上絲綢之路”輝煌的渴望和期盼,順應了福建融入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這一新時期重大戰略的需要。
  地處東南沿海的福建,因為得天獨厚的海域優勢,歷史上曾書寫過許許多多海上交往的傳奇:泉州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認為“海上絲綢之路”起點之一,是宋元時期“海上絲綢之路”的主港,被稱為“東方第一大港”,鄭和下西洋使“海上絲綢之路”得到進一步拓展;福州的長樂太平港是鄭和七下西洋的重要基地;漳州月港是明朝中後期“海上絲綢之路”的始發港。福建既是“海上絲綢之路”的起點,也是陸上“絲綢之路”的重要節點,在對外經貿文化交流史上曾經發揮過重要作用。如今,東盟國家2000多萬華僑華人中有近1000萬人祖籍福建,閩籍港澳同胞有120多萬。
  近年來,福建主動融入中國—東盟的國家合作框架,對接中國—東盟自貿區建設,融入“一帶一路”建設取得初步成效——
  2013年與東盟雙邊貿易額達242.9億美元,實際利用來自東盟的外資3.47億美元,東盟已成為福建的第二大貿易伙伴和第四大外資來源地;截至2013年底,福建與8個東盟國家有關城市建立了友好城市關係,福建在東盟設立的境外企業和分支機構共達156家,對外投資額4.5億美元,東盟已成為閩企“走出去”的重要地區。2012年以來,先後舉辦了“中國(福建)—東盟合作與互聯互通研討會”、“中國(福建)—東盟工作交流會”等一系列交流活動,“中國—東盟教育培訓中心”正式落戶福建師範大學。2013年,福建省博物院牽頭,聯合江蘇、浙江、福建、山東、廣東、廣西和海南7省區的45家博物館,共同參與組織了一場大型“海上絲綢之路”文物展以及“絲路帆遠——海上絲綢之路文物精品展”,彙集展覽“海上絲綢之路”的重要精品文物數百件(套)。
  為融入“一帶一路”建設戰略部署,福建搶抓機遇,將歷史優勢、人文優勢、經貿優勢轉化為“一帶一路”建設的工作優勢,統籌經貿與人文、官方與民間、“走出去”與“引進來”,梳理生成、推動實施一批經貿與人文交流項目,以實現互利共贏、共同發展。
  海洋經濟合作方面,將推動與東盟建立長期穩定的漁業合作會談機制,支持本省企業建設境外漁業綜合基地和水產養殖基地;產業合作方面,推動“菌草示範基地”走進東盟國家,推動福建菌草及旱稻技術在南太島國的普及,鼓勵金融機構發展與東盟各類貿易融資產品,為“走出去”企業提供金融支持;在貿易及物流合作方面,用好中國—東盟、中國—新加坡等自貿區優惠政策,促進雙邊貿易穩定增長。繼續組織企業參加中國—東盟博覽會,辦好在印尼、新加坡等東盟國家的福建商品展,持續開拓新東盟市場;在雙向投資領域,將組織招商隊伍赴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開展招商活動。支持本省企業赴東盟、中亞等地區投資建設資源開發、境外生產加工、營銷網絡等項目;在能源資源合作方面,將加強與東盟等地區能源、礦產資源供應合作,推動能源資源勘探開發領域合作,推進羅源灣、湄洲灣等煤炭儲備中轉基地建設。
  (原標題:福建:在“海上絲路”新起點起航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zp95zpiou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